新课新闻

>> 首页 >> 教学园地 >> 文章正文

有关高三生物复习思考

发表时间:2009-5-7 21:42:06 来源:仁寿一中 编辑:仁寿一中生物组

有关高三生物复习思考 

仁寿一中             袁和平

2009年高考战鼓已经敲响,我们高三生物教师应当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呢?以下是我对复习迎考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注重基础知识,依靠课本抓实知识点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课本中的知识点不能有效地掌握,空谈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运用能力、综合能力……,任何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学习的过程首先是知识的输入过程。知识从哪里来?从课堂上来,从课本中来。

对于学生的自主复习,首先要强调看书。生物学科的特点使其复习介于文理科之间。生物学本身是属于自然科学,其内容有很多通过事实、实验进行推理分析的内容,也有许多宏观和微观的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理解去学习、去掌握。同时,生物学科中又有大量的客观事实、结论和特例,这些内容的呈现形式又是通过文字语句实现的,需要学生通过理解去记忆。所以,生物复习的看书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点面结合型的,读记并重。

学生应该如何读书,我觉得读书就是指对课本中重要知识点的提取和记忆。在学生进行通读时,遇到重要的结论性语句,一定要标出来,作为记忆的重点。这些结论性语句就好像数学、物理中的定理、公式一样,是经过检验和证实的内容,是我们在解题时的理论依据,很多高考题都可以利用这些语句来组织答案。这些重要的结论性语句包含有大量的生物学术语,要求学生要做到准确识记。这对学生解题时语言的准确、严谨,简练都有很大帮助。找出相关知识点,识记知识点是第一阶段复习非常重要内容之一。

二、建立知识体系,依靠练习抓牢知识点

生物学的各章内容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复习时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总结、综合。在学习中要把孤立的知识点科学地构建成合理的知识网,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组合、记忆、迁移、运用,也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将知识提取。不仅要分专题进行知识的整合,而且要有跨专题的联系,建立起整个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这里建立的知识体系不是要求学生记忆特别清晰,学生也不可能性办到,而是要求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顺藤摸瓜。因此对于知识体系不一定要形成大块大块的知识体系,我觉得学生应该对小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特别熟悉,对于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能理解就行,这样就可以在考试过程中快速的提取知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生物成绩的快速提高。知识之内在联系是我们理清知识脉络的重要依据,讲解生物知识的时候就要好好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练习实际上是学生对掌握知识的一个输出过程,虽说有些题目是学科内的综合,但落到每一小题、每一个空上仍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学生在解题时就是从记忆中找到合适的知识点,并以文字的形式把它输出到试卷上。而能力就是体现在寻找合适的知识点和以适当的形式输出上,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科学、简练上,当然也体现在提取知识的快慢上。知识提取的快慢往往与知识的熟练程度有关,对知识越熟练,提取就越快,当然做题的反应也就越敏捷。练习也是对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的一种检验,练习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这种不断的检验和查漏补缺,让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建立源于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归纳总结,其中归纳总结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对每节、每章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

三、加强解题训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做题是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做题可以检验复习的成果,查漏补缺,可以提高分析理解能力,不做题,只依靠单纯的看书和识记是考不出好成绩的。一些同学买了大量的题来做,结果成绩却没有得到期待中的进步,由此可见,题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提高做题的效果。

首先,我们教师要选好试题,现在生物资料满天飞,各地生物资料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见到的有些资料,为了出一些能难住学生和教师的题,所以往往就超大纲教材,这种题浪费教师和学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参加高考又没有什么帮助。还有的资料年年用陈题,找不到新颖的题型,找不到从新角度考查知识点的试题,这种资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补习生而言更是如此。我觉得我们每位教师该多看看高考试题,从那里选择、组合、变换一些题型,还要从资料里找那些试题新颖,考试角度变换的题,作为我们平时训练的内容。

其次,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做题程序,养成好的习惯。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认识和习惯。有些同学过分迷信习题,顾不上看书,只在不停地做题,看起来很忙,很努力,其实没有效果,这一次错的题目下一次一样错。我建议正确的做题程序应是①先看书复习,②一次性在规定时间内把习题做完,③参考答案订正错误,④认真听教师评讲,⑤分析错误原因,⑥体会正确答案的语言和技巧,⑦看书补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出做题的效果。

第三,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善于思考,总结规律。生物高考的能力目标主要包括: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呈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图表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经常思考: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我的解法错在哪里?”、“思考这个问题该如何入手?”等等,通过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训练而逐步提高能力。特别是对自己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弄清楚错在何处。是知识记忆不清楚,还是对试题理解有误,或者说是解题思路偏差。要认真体会正确答案的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

对一些有规律的题型和解法要善于总结。比如: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时,氨基酸的数量、肽键的数量、脱去水的数量、肽链的条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蛋白质的分子量、水解时的需水量、mRNA的碱基数、密码子的数量、DNA的碱基数,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第四,强化审题意识,注意答题语言的准确、严谨。有些学生在做题时,对审题很不注意,一目十行,根据自己做过的题主观武断。曾经有学生说:做某题时,看A答案感觉是对的,BCD就不看了,结果就错了。审清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审题时不仅要一字一句地认真看,更要主动去体会出题者是什么意图?通过这个题目要考查哪个知识点?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认真分析各信息之间的联系,特别要留意题目中的一些小陷阱。比如,题目中已经告诉你是某二倍体雌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给了你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问产生的子细胞,你却说是精子,这是都属于审题不清。事实上,只要学生按前面的训练掌握了基础知识,做题时能认真阅读题目,注重细节,理解题意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

四、强化实验设计教学,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设计内容的考查是近年高考的一大特色,也是学生做题过程中最头痛的问题。教师应该把实验设计原则、原理贯穿于整过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书上有许多实验,这些实验包含了很多实验原理、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把书上有的实验原理讲清楚,也要把实验中隐含的实验原则说明白,这对于学生解题有很大的助益。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也有刻意的安排一些实验设计题,不断强化学生做这类题的能力。实验设计其实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思维过程,如果学生思维不细致,基础知识不过关,这种能力就很难培养。所以我觉得实验设计能力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有时常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这种意识。

教育学家说,教无定法,学无常法。教师在复习时应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对自己学生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教学方法没有好坏,只要对自己学生有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来源:仁寿一中  编辑:仁寿一中生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