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新闻

>> 首页 >> 原色报 >> 文章正文

联系实际,以人为本,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07-12-18 17:29:33 来源:四川省仁寿县一中校 编辑:学生会

      为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促使未成年人全面发展。《若干意见》在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若干意见》体现了党的十六大精神,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必将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来讲,道德建设不是空洞的说教,联系我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在短期内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当代中学生在挫折面前,是那么脆弱,那样害怕,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确实太差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势在必行。 
    ㈠、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自尊心变得十分脆弱,特别需要得到爱护。对学生受挫后的某些行为,教师要有一个容忍的态度,把受挫学生看成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对其进行循循善诱的心理引导,切忌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将其“拒之门外”或“一棍子打死”。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抗挫的能力。如在全班同学面前关心他们,重视他们,给他们委派一些服务性、组织性的任务,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制力,增强其内部动力。同时,学生对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很敏感,会做出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此机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挫折感。
      ㈡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教师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认识到: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理想不是一帆风顺的,胜败乃兵家常事。遇到困难和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害怕它,它就像弹簧一样,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老师要随时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及时了解学生受挫时的思想状况与心理状态,掌握好火候,适时适当地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不被挫折吓倒。引导他们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此,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演讲赛、辩论会等。使学生认识到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是经常出现的。同时,还可组织故事会、报告会等,讲述古今中外名人、伟人的坎坷经历和成功之道,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开导学生如何克服困难,经受实践考验。使学生从中反省,悟出其中的哲理,拥有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逐步发展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㈢、创设挫折情境,增强挫折耐性挫折耐性的学生受挫后心理反应的程度体现。受挫后,不同的人的挫折耐性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挫折耐性也是有弹性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差异想办法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如:可以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适度的挫折情境,科学、灵活地设计一些可能产生挫折的事件,以锻炼学生的挫折耐性,诸如组织登山、参加义务劳动等,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磨练他们的性情;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既勇于参与竞争,又善于竞争的精神,让学生在逆境中奋进,在挫折中成长。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控制挫折的程度,又可以传授解决方法,让他们学会抗挫技能,陶冶性情,使他们早日成熟,形成理智的性格特征,从而避免他们因过分的幼稚和脆弱而经不起挫折的冲击。㈣、教会学生抵抗挫折的方法 1、自我安慰法。即面对挫折不消沉,拿出勇气,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比如: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解释自己的行为,激励自己,为自己找到逗趣的借口,给自己“台阶”下,使自己变得乐观开朗,对战胜挫折充满坚定的性念。并能正确对待外部条件的限制,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积极地适应环境。学生一旦懂得和掌握了这个办法,就能在挫折面前自觉地摆脱困难,做生活的强者。2、倾诉法。即在受挫之后,不是把不良情绪积压在心底,而是通过合理的途径倾吐出来,以获得心理释然。比如:遇到了困难,碰到了麻烦,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可以找自己信得过的同学、老师、家长、亲友谈一谈。把内心的冲突和不满情绪全部发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同时,不仅可以获得别人的理解,还可获得他们的帮助和开导,使结在心里的疙瘩解开。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与成人交往,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从而减轻自身的精神压力。3、补偿法。即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目标受挫后,便可通过其它途径来实现另一可能成功的目标,以之补偿代替,获得心理平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很差,被别人瞧不起,引不起同伴的注意。他可以在爱劳动、讲文明、乐于助人等方面去显示自己的能耐,以争得在集体中的一席之地。在学生因自我的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心理障碍时,可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在多种有益的活动中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以解除心理紧张或消除心中的积郁,补救内心的创伤。
     (四)、调整目标法。即遭受挫折后审查原目标是否符合实际,如不符合实际或超越实际,就重新修订目标。人的活动都是有目标的,但脱离实际、超越实际的目标只能给人以挫折和失败。产生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实与主观愿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本来奥数竞赛中想拿第一名,结果只拿了第6名。因此,学生应学会自己分析审查原目标,扬长避短,结合实际自觉调整、修订目标,让自己跳起来能够得着,变挫折面前的压力为动力,并升华到干一番事业上来,不实现新目标就誓不罢休。这样,内心自然有力量抵抗挫折,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总之,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很多,在素质教育环境中,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培养愈来愈不容忽视的今天,老师应结合实际,用好用活这些方法。并创造性地开展挫折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这是由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德育不仅要解决一个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一个行的问题,实现知行合一。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化和外化两次飞跃,这其中只要个体在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障碍,飞跃就难以实现。道德目标,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同时,从青少年心理成熟的过程来看。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后会经常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德育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责职,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确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德育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是广泛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一个具有详实的史料,辩证的道理和生动的语言的报告达到震憾学生心灵的效果,从而实现一种内心的体验;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为人师表的举止,对学生所起的示范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敬仰、崇拜乃至模仿行为;优秀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榜样激励,使同学暗暗使劲追赶榜样;社会实践和劳动过程中体验到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感等等都是一种十分积极的自我教育和十分有效的人生观实验活动。学校要为正在形成个性的学生提供一个始终良好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道德环境,使学生在切身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识和品德行为。学校的精神生活应当是多方面的,以致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信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独特性。 
     三是加强诚信教育 
    虽然高考的诚信题目已经结束,但由高考作文题引发的关于诚信问题的思考并未落幕。显然,作文题目中那位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的年轻人,在被迫要丢掉一个“背囊”才能过河的情况下,在“金钱、美貌、荣誉、诚信”等七种品质中选择丢掉诚信是错误的。如果考生在写作文时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算是达到了出题者的目的。虽然那位年轻人丢掉了诚信得以渡过河去,但不难预料,在今后的路途上,他必将因为诚信的缺失,而失去更多的东西,如果考生在写作文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将是考生参加高考的最大收获。当然,现在社会上,坑蒙拐骗等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事时常发生,老实人总是吃亏。但是,诚信的缺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得到完善和健全之前,是在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出现的问题,有其必然性。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起来,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诚信的缺失会依然存在,只不过到了那时,情况会大大好于现在。诚信将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往和合作的基础,诚信将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或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诚信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用金钱是无法买到的,而诚信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这一点可以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证。很难想象,一个抛弃了诚信,靠撒谎和欺骗的人在所奋斗的事业上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因为,成功除了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之外,与人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合作的基础是建立在诚信这块基石上的。因此,不能因为社会上出现了诚信的缺失而悲观地认为,诚信过时了,诚信不重要了。应该看到,社会始终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人类的文明也是在不断地进步。正因为社会上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搞诚信教育才有必要,诚信教育不但不能放弃,而且还要大大加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诚信自然不可缺。现在,正在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做人教育。如果抛弃了诚信教育,教育的完整性将遭到破坏,甚至会导致教育偏离轨道。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同时还要寻找好突破口。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看待诚信缺失的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高考作文题中那位年轻人显然犯了目光短浅的错误。虽然他抛弃了“诚信”,留下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并得以过河,但在未来的道路上,他所留下的这些东西,都将会因为诚信的缺失而离他而去。 
    四是促进人格完善 
  《礼记 大学》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政治思想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我以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原因在于:第一,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否则,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第二,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第三,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因此,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当然,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相对的,同时它还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因而,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这些特性也决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养成。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一般来说,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在这方面,应当教育人们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一般来讲,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同时,在心理倾向上,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再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普遍优裕的情况下,要牢记“生于忧患”的教训,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而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也就是不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两种。这两种习性对于养成人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极大。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而应当消除对抗习性,即使在成人人格养成中,对抗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人们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奉献的人的境界。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第一,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第二,必须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例如,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教育儿童爱护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积极吸取。第三,必须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第四,必须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并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第五,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在社会中,位尊势重的人的言行同样在“暗示”着周围的人: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为人。可见,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说到底,教育者也有一个不断地接受教育、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这也说明了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 
    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系统的工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也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来源:四川省仁寿县一中校  编辑: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