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新闻

>> 首页 >> 教学园地 >> 教育科研 >> 教改专栏 >> 展开研究性学习的翅膀 >> 文章正文

展开研究性学习的翅膀

发表时间:2003-11-5 11:42:40  编辑:匿名

展开研究性学习的翅膀
仁寿一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仁寿一中自2001—年度寒假期间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试点、年度下学期在高中一二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来,师生积极参与新课程的学习、研究,热情很高。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师生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有的老师和学生还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辜学良老师指导的课题《我县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和保证措施》、高中2003级学生的《仁寿奎星阁研究》等课题成果,反映可师生们的研究水平。参与,探索,实践,合作,责任,素质教育在学习中得到体现和提高。新学期伊始,新课程计划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全面开展。如何让研究性学习在我校不断深入开展,结出累累硕果,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中国加入WTO后,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权威人士认为,中国教育要想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贯彻打破应试教育模式,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将这项新颖而陌生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正式列入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中,就是希望在传统的“满堂灌”中进行突破,以达到“做中学”的效果,这就是中国教育理念的革命性创新,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其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要树立“大胆将时间留给学生”的意识

在当前教育制度和社会心态下,一般人的心理仍是高考“一票否决”、以升学率作为检验学校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提出“大胆将时间留给学生”,确实冒着一定风险。尽管教育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估方案,但真正要搞素质教育,要培养在今后国际竞争中具备强劲实力的学生,就应该大力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从事研究性学习。高升学率未必有高素质,但高素质就一定有相对稳定的升学率。
把时间留给学生干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学生们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身边的各种现象,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选题——收集材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形成论文或实验报告——进行答辩,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研究过程。
学校特别规定每个高一学生都必修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年内至少要完成一个研究专题。期末考试时,有些课程像政治、历史不仅要有笔试,而且还要有调查报告和论文

第三,把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类型
目前学校开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或称研究性课程)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 分层模式:即课程的开发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发展层次,主要有目标分层、主题分层、内容递进分层三种类型。
1. 目标分层:即课程的开发是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而设计的,一般主要是根据不      同年级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课程。
比如上海市大同中学在研究性课程实践中,将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年级分为三个阶段目标:
高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增强显示的综合意识和整体认知能力,;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学会判断问题的价值。
高二,培养学生搜集、分析、综合信息,并具有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方案)、构建知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与批判性反思的能力,为学生思维模式上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奠定初步的基础。
围绕这些目标,大同中学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综合文科与综合理科的全员参加的课程。高二年级以学习和实践“课题研究”为渠道,学会研究的一般方法。高三年级以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知识论”为载体,通过思辩学习,初步形成发展方向。
再如上海文莱中学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将整个课程的过程放长,目标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反复性、递进性。
(1)第一阶段(初一年级第一学期):以“选题”为载体,学习查阅文献和网络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演说答辩等几种常见研究方法的基本常识,并通过亲身尝试初步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着重培养以下几种实践能力:查阅文献资料的技能,网络技能,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数据归类统计的能力,与人谈话的技巧,演说技巧,答辩中的临场应变能力等。
(2)第二阶段(初一年级第二学期):以“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为载体,在实践中继续运用和巩固已经学过的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同时尝试观察、实验等新的研究方法,着重培养:民主集中、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资料搜集、数据整理的科研意识,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制定计划、独立构思的能力,观察生活、独创地分析问题的意识等。
(3)第三阶段(初二年级第一学期):以“实施研究”为载体,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不断巩固和熟练掌握各种技能,同时着重培养:预见困难并进行预防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应变和处理的能力,坚韧的耐挫力和意志力,综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协作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个性化观点的能力,关注社会、他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4)第四阶段(初二年级第二学期):以“撰写研究报告、演示汇报”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以下能力:整理并利用资料佐证观点的能力,熟练操作、运用多媒体的能力,清晰自如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条理清晰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思辩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
2.主题分层:即按照主题序列将课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始终形成一个整体。如上海市七宝中学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高一年级上学期的主题是“文艺与人生”,偏重人文教育,要求在提高人文素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社合科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训练,学习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高一下学期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偏重于科学教育,要求学生体验一个课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尝试围绕一个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进行解决与证明。
高二上学期的主题是“我与祖国”,偏重于德育教育,要求学生进行比较规范的调查与研究的训练,从形式、方法、分析到结论都强调规范、完整,让学生从自己的调查或研究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社会、了解人、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高二下学期的主题是“我的未来”,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经过前三个学期的训练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在设计研究题目、实施调查、实验、制作、发明等研究活动中,体现个性发展,课题结果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高二、高三之间的暑假,主题是“社会实践”,全部学生到本区的街道、居委会挂职锻炼,获得社会实际的深入体验,锻炼社会工作能力,结合挂职锻炼,提出合理化建议,直接参与社区服务。
3.内容递进分层:即根据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来组织课程。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瑞安中学所设计的研究性课程方案。瑞安中学研究性课程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专题调查研究课程;“追寻创造发明的踪迹”体验性课题:“探索未知的领域”小课题研究性课程。上述三门课程是按照“分段推进、反复强化”的原则组织实施的。
本着“生活是创造源泉”的基本理念,首先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生活,因此在高一上半年首先实施“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专题调查研究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置,皆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进行专题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怀疑和探究性思维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与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关注和了解。
本着让学生获得创造发明的切身体验的考虑,在完成“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专题调查研究课程后,在高一下半学年实施“追寻创造发明的踪迹”体验性研究课程,通过追寻一项创造发明,使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全过程,重演创造发明的各个环节,进而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并利用榜样效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技能,获得创造发明的真实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兴趣与信心。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在高二学年,开设“探索未知的领域”小课题研究课程,包括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有关的活动,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某方面问题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参与创新性的活动并形成一些创造性的成果。本课程主要是为了巩固前两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关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促使学生认识创造发明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对分层模式的一些简单介绍,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目标、主题、内容等方面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同时分层递进的。如江苏太仓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的研究性学习,在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上就是同时按照“分清层次,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来规划与构建的。
高一年级:通过教师的参与,以人文、社会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及时间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高二年级:通过教师的协助,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会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具有独立、合作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多渠道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然科学教养。
高三年级:通过教师的指导,以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研究性学习与未来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拓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单一模式:即课程的开设是以一个单一的主题或单一的研究方法的方式展开。
1.单一主题模式:指以单一主题为中心展开的课程。比如有的学校设计的研究性课程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如“人与社会”、“环保”、“青少年发展研究”等,让学生围绕这个大的主题设计自己的研究主题。这样做可以使课题比较容易集中,学生的研究、教师的指导都比较容易,对资源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课程也不高。适合于一些基础条件与师资条件中等的学校。
2.单一的方法模式:以单一的研究方法实施课程,这主要指一些研究型课程实验。研究型课程在一些学校首先是在某个试点班级或年级甚至少部分学生中进行课程实验,这种实验一般采取这种单一方法的模式。比如有的学校选择在德育方面进行社会调查,进而增加德育主体体验,在这种社会调查成功实施后再将课程推向更高的层次。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尚属单一模式,各教研组、各备课组以及各老师还需从课程类型上作出研究和思考。

第四,注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向各科教学中的渗透扩张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前一部分论述的课程开发模式主要取的是后一种含义。而从广义来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从目前情况看,在学校教学中普遍实施还有困难。但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我们的许多优秀教师,正是在原先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既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意识和能力。这方面各地学校已开发出了不少的成功的案例。如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研究性作文教学的 改革尝试。其具体操作如下:
1.设计论题,激发兴趣。根据研究型课程的特点,设计出三个命题:《汉字的演变》、《书籍的变迁》、《说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写作对象熟悉的程度,任选一题,自行搜集材料,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科研性小论文,时间为半个月,课外完成。
2.作好指导,打消顾虑。为了学生掌握论文的一般写法,教师做了如下指导:(1)指导学生结成合作小组;(2)指导学生查找资料;(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4)指导学生编写论文提纲。
3.师生共评,分享成功。作文讲评以原来的合作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相互传阅各自的作文及老师的评语,归纳总结出优缺点。同学们还可就文章的某一内容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最后,教师在肯定了这次作文的成功之后,针对论文存在的问题如文章的的构思,提纲的编写,标注的位置,材料的搜集,用语的准确等不足之处作总结,并提倡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写出对本次作文全过程的心得、体会、思考和意见,以巩固教学效果。
类似的课程教学改革在各地不乏其例。总的来看,在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大致有如下特点:一是把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研究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把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渗透一点经验性学习;四是把逻辑的论证与历史的叙述有机结合起来,融入一点知识发展的过程史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校和教师问题。要顺利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建设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关键是 要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课程发展的积极性,转变教师的观念,挖掘创造潜能,在具体实施中应把教材编制与教师培训结合起来。
2.课程内涵问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由一系列的主题单元构成,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实施,其优点是研究主题选择的灵活性很强,因而十分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条件进行实践,其缺点是学习内容不系统,且不容易体现学习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递进序列。如何在保持选择性的同时体现适当的序列性,这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的问题。
3.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不仅以相对独立的实体形态存在着,而且以非实体形态存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之中,尤其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并且教育实践也证明,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每周2—3课时的专题研究课,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拓展理念,渗透扩张,着力构建已各学科教学为基础,以专题研究课程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

                                                    (高亚敏执笔)



  编辑: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