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发表时间:2003-3-6 10:06:51  编辑:匿名

卢光华




我们所说的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这一层次上的素质是主体可能的先天素质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通过内化后成为主体的一宗稳定的现实品质。素质的内容大体概括为生理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等方面。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舌功能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素质的发展和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因此,我们人,凡是根据受教育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注重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素质教育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发展性和主体性——把促进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把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主要是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开发潜能、启迪心智、增强后劲上来。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主体性。2、内在性。素质教育注重把外在影响因素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把形成学生内在的稳定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做为核心课题,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内化为每个学生的素质。3、全体性和集体性。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打基础的,因而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群体素质,因而注重进行集体心理、风气和集体主义教育,把学生集体的精神风貌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4、整体性。合理的素质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表现,是各因素的统一。因此,一个具体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应在构成因素的各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各种素质发生全面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基础性。即在教育内容要求上要求从最基本的、必需的、对今后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方面去培育人、发展人,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学习乃至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6、因材性。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人素质的提高。
所谓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是指“五机、一幕”,即幻灯机,投影仪,放像机,录像机,收录机,大屏幕;一是指计算机(CAT)、计算机网络,校园高速网络系统。
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将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教育模式。这一改变将引起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的改变,也将引起学生学习思想、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最大效率的获取信息,发展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真正实现全面充分的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将有力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现代化手段用于辅助教学,可产生用常规手段无法实现的效果:其一、可使抽象的不可见的概念、定理变得直观、具体;其二、能使常规教学中不能实现或不易实现的现象得以实现;其三、可以使原来平面的、复杂的图形具有鲜明的立体感,使图形具有可移动性;其四、用CAI手段,可把可见度不大的实验,物体微观变化等通过计算机模拟得惟妙惟肖,引人入目,把教材上的死画面边成栩栩如生的情景等。这些手段的运用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获取知识,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尤其是校园高速网络系统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信息空间,极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广博的获取各种信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声、像、光、电的结合,能强烈地刺激人体的各种感官,强化信息的痕迹,尤其能极大限度地印发人的联想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对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培养“基本能力与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CAI教学,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这是打破传统的整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差异教学、差异发展的最有效的模式,因此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与“因材性”的最佳途径。
鉴于上述分析,我校决定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确定“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近两年的总课题,希图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研究实践,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做出全面、科学而通俗的界定;研究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类型、特点、功能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研究教育教学微观领域的特点,设计、制作适合教育教学内容的投影片、幻灯片、录象片以及CAI课件,听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升华、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与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该课题在实践上的目标是:教师通过对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研究和运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和质量;学生在现代化教育手段下学习,能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充分开发智力,特别是通过CAI的自学,转变学习观念,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杰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