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新闻

>> 首页 >> 教学园地 >> 教育科研 >> 文章正文

校本课程纲要模式及案例

发表时间:2012-11-8 17:32:13 来源:仁寿一中 编辑:晓辛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

校 本 课 程 纲 要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

改编创编选编

课程类型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

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指向目标的三大领域与学习水平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等。

 

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程评 

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设计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备注

 

 

《校本课程纲要》案例

案例一:“ 社交口语能力培养”课程纲要(简单)

一般项目

1.主讲教师:高XX     2.教学材料:社交口语能力培养(拓展)

3.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   4.授课时间:一学期   5.授课对象:初一

具体内容

(一) 课程目标

1.学生变羞于、惧于自我表现、与人交际为敢于和乐于自我表现、与人交际。

2.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学会倾听、应对和表达。

3.学生树立正确的口才观,激发学习运用社交口语的兴趣。

4.学生了解社交口语的一般常识要求。

5.学生认识到社交口语能力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发展目标共安排六方面30项内容

成功心理

1.口才就是人才:帮助学生了解社交口语能力对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学习本课程的任务、目标。

2.我敢说:通过让学生自选话题当众讲话,学生形成当众说话的自信心和勇气,克服羞涩和畏惧的心理。

3.我要说:鼓励学生当众讲话,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发言的主动意识,唤起学生说话的兴趣。

交谈

4.我会说话:了解交谈应注意态度、讲求礼仪、学会倾听、说话得体的要求。

5.态势语言:了解态势语言的作用及运用要求。

6.打招呼:了解见面打招呼的意义及方式。

7.我们是同学:安排不认识的学生相互交谈,巩固打招呼的技巧,知道对话注意事项,掌握简单的对话方式。

8.应对:了解应对常用的几种方式、原则。

9.说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学生了解说服应注意的内容、说服别人常用的技巧。

10.我是老板:了解推销产品、商品的原则,学习简单的推销方法。

11.当一回外交官:知道谈判的一般原则、程序,学习谈判常用的技巧。

12.“不”吗:了解拒绝的方式,学习拒绝的技巧。

13.赞美与批评:了解赞美应注意的事项及常用的批评方式。

14.带刺的玫瑰:了解讽刺与幽默的特点,学习常用的讽刺、幽默技巧。

即兴演讲

15.我想当……:了解求职面试应答的窍门。

16.答记者问:了解答记者问的形式,锻炼即兴说话的能力。

17.做一回解说员:了解解说员的要求,解说的内容。

礼仪演讲

18.祝词、贺词   19.欢迎词、欢送词   20.假如我是一名导游

演讲

21.片段练习  22.情态练习  23.以情动人  24.先声夺人的开场  25.演讲比赛

辩论

26——30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方法:(1)朗读;(2)复述;(3)讲故事;(4)师生谈话;(5)模拟训练;(6)社会实践

2.实施形式

(1) 集体训练、实践。就是本组成员共同参与某一训练,作为可以排成圆形、扇形等多种形式,实施时则一起行动。

(2) 分组训练、实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参加训练、实践。这种方法在实践训练中比较实用,便于学生化整为零进行训练。

(3) 教师设计、组织、主持。基于对课程的认识、设想、开发等原因,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教师为主。当然设计应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延伸、拓展。

(4) 学生设计、组织、主持。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开发的,学生对设计教学内容、步骤有较浓的兴趣,教师提供一定的目录、内容,让学生挑选擅长或感兴趣的项目设计活动、情景,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课程设计的权利,调动学生积极性。

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哪几种形式,没有固定的程式,应根据具体环境、场合、学生实际而定,不可拘泥于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任务,服务于学生发展。

(四)课程要求

1.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2.形式上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3.突出实践性。

4.注重知识、能力、态度之间的联系。

5.运用激励性语言。

6.学习、训练的过程应成为学生社交口语能力发展的过程。

(五) 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 学生参与社交口语训练或实践的态度。

(2) 学生说话有无变化(态度、方式等)。

(3) 学生运用社交口语的态度、熟练程度。

2.评价形式

(1)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内容包括:说话的胆量、说话的声音、仪态等。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册、记分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 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某写活动中特长发挥,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 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被评价者口语能力的变化,给予认为合适的评价。

(5) 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口语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了解学生口语表现情况。

 

 

案例二:《国际音标巧入门》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主讲教师:汪XX     教学材料:自编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一节)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认识48个国际音标并能正确地朗读,具有拼读单音节及少数双音节音标的能力。

2.掌握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则和元音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则。

3.掌握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

4.会说教材中的一些语音绕口令,并有初步的看词读音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十三课,前十一课均可分为五大部分,后二课为综合复习课,前十一课结构具体如下:

(一)第一部分——单个字母的发音规则及相应的音标,摘要如下:

Aa[ æ]   Bb[b]  Cc[k]  Dd[d]   Ee[e]   Ff[f]    Gg[g]

Hh[h]   Ii[i]   Jj[d ]   Kk[k]   Ll[l]   Mm[m]   Nn[n]

Oo[  ]  Pp[p]  Qq[k]   Rr[r]   Ss[s]   Tt[t]

Uu[Λ]  Vv[v]  Ww[w] Xx[ks]  Yy[j]   Zz[z]

(二)第二部分——拼读、比较含有所学新音标的单音节音标。

如第三课“上下一组比较读”:

[bi:n]    [ni:d]   [fi:t]   [mi:]   [ri:d]   [si:t]   [ki:p]

[bin]     [nid]   [fit]    [min]   [rid]   [sit]    [kip]

(三)第三部分——看单词,根据发音规则读一读(这些单词均含有本课刚学的音标)

     me   she   we   he   be   bee   see   sea   read  deep 

(四)第四部分——巧嘴绕口令

如第三课中的“朗读下列句子”( 这些句子中均含有本课刚学的音标,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a. S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b. Stop! You little pig! It’s very hot!

……

   (五)第五部分——评一评,查一查

   如: 我读的最好的部分是(一              四)[打√]

朗读态度(认真   一般   不认真) 家长签名_________

   过关情况(Good   OK   Try hard 组长签名_________

综合复习课设计了“音标快乐大本营”项目,主要让学生对所学音标进行综合性的练习,所设计的活动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特点。如其中一项内容为“小蜗牛旅行记”,项目中安排了小蜗牛的旅行路线,每一站中均有二个音标,让学生进行拼读,拼读正确继续旅行,否则原地请教并表演一个节目。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情感放在第一位,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标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动力。

2.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惯。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应做到这一点。在学生学习字母发音规则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比较、绕口令、游戏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学习及记忆方法,并通过评一评、查一查活动让学生懂得自我评价对学习的帮助。

3.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将激励制度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高亢的劲头。如将“长江英语小存折”与语音学习紧密相连,设立小干部竞聘制度,开展“小小播音员”上岗活动等,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必要的竞争,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所以为了使本课程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建议设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如让家长对学生每课的学习情况通过签名等方式进行监督,教师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定期的联系制度有利于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5.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的大力支持。

四、评价建议: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本课程建议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因为这样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有利于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每一课的评价都基本上由学生来完成。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本课程建议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每一堂课上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与激励作用。

(三)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对某一次的音标过关情况不满意,教师可暂不记录等级,允许其进行再次尝试。

(四)本校本课程将学生的情感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第。

 

 

 

 

 

 

 

案例三:《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1.课程名称:《数学文化》   2.主讲教师:蒋XX      3.教学材料:创编与选编《数学文化》讲义      4.课程类型:学习拓展类       5.授课对象: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程内容

引  言    感受数学文化

第一节    文学中的数学

第二节    艺术中的数学

第三节    数学悖论与三次数学危机

第四节    拓扑学的产生

第五节    黄金分割引出的数学问题

第六节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与公理化思想

第七节    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与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八节    非欧几何与相对论问题

第九节    金融与数学

第十节    数学与军事

第十一节  海岸线与分形

第十二节  算法及算法的复杂性

第十三节  四色问题

第十四节  突变理论简介

(三)课程实施建议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作专题演讲;也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撰写一些形式丰富的数学小作文、科普报告,并组织学生交流。对优秀作品应当给予鼓励、展示和推荐。

2.教学时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3.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对有关课题作形象化的处理,例如使用图片、幻灯、录象以及计算机软件等。

4.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内容原则上一课时。

(四)课程评价建议

1.学生学业的评价办法:

(1)必须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的精神,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得少于12课时。

(2)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由学生互评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必须良好以上。

(3)认真完成作业,并写好学习小结、体会,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合格。

    (4)达到以上要求的学生同意认定1学分。

2.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办法:

对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与学,提高下一轮课程开发的质量。计划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的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2)方案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内容实施是否具体生动;

(4)方法选择是否多样合理;

(5)时间安排是否恰当;

(6)教学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案例四:《生命之泉——水》校本课程纲要

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生命之泉—水》

课程类型:化学知识拓展类

授课教师:吕XX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教学材料:创编与选编《生命之泉—水》讲义

课程目标

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用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为载体,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化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的存在、类型、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水与健康的关系。通过学过的化学原理和知识,认识水的作用、水资源的开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水的检测、水的净化、消毒、水的软化的实验方法。

三、课程内容(共计12课时)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水与健康

第三节    水的处理

第四节    水样测定

第五节    酸雨的成因及防治

第六节    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

第七节    溶液、浊液和胶体

第八节    水资源的开发

第九节    趣味实验

四、课程实施建议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作专题演讲;也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撰写一些形式丰富的化学小论文、科普报告,并组织学生交流。对优秀作品应当给予鼓励、展示和推荐。

(2)教学时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强调化学的科学价值。

(3)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对有关课题作形象化的处理,例如使用图片、幻灯、录象以及计算机软件等。

五、课程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办法)

(1)必须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的精神,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少于12课时。

(2)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由学生互评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必须良好以上。

(3)认真完成作业,并写好学习小结、体会,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合格。

评定等第分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

案例五:《中国百年外交回眸》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中国百年外交回眸》

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

授课教师:谈XX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教学材料:创编和选编

二、课程目标

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学生阅历,增长学生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外交的概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感受中国百年耻辱,激发学生爱国心。

三、课程内容

(一)外交的起源、演变及传统外交准则的形成

1.外交的起源与演变                 (1课时)

2.有关外交理论及基本知识           (1课时)

(二)中国近代外交史概述论

1.近代外交的主要内容

2.近代中国外交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课时)

3.西方列强各国各自侵华特点及其演变  (1课时)

(三)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关系

1.闭关锁国的国度                    (1课时)

2.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              (1课时)

3.鸦片战争前的中俄关系              (1课时)

(四)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

1.林则徐禁烟——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课时)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对外交涉                  (1课时)

3.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对外干涉的反思  (1课时)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的对外关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对外交涉              (1课时)

2.洋务派的出洋外交                          (1课时)

四、课程实施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多种教学手法并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一):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

评价指标(二):平时上课的积极性与考察相结合。

评价指标(三):教师综合评定给予相应等第。

 

案例六:《新闻采访》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新闻采访》

课程类型:实践性课程

授课教师:钱XX

授课对象:高一年部分学生

教学材料:张默《新闻采访写作》部分资料

二、课程目标

新闻采访,既是一种技能,又是一种科学。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思想,以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三、课程内容

(一)新闻采访综述

(二)新闻记者的素养

(三)新闻的发现和选择

(四)采访的准备工作

(五)采访的方式方法

(六)采访的艺术

    四、课程实施建议

理论传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侧重模拟训练。

    五、课程评价标准

平时出勤情况与模拟训练考查相结合,由教师综合评定给予等第。

评价等第为:A(优秀)、B(良好)、C(中等)、D(需努力)四档。

 

 

 

 

 

 

 

 

 

 

 

 

 

 

 

 

案例七:《诗歌鉴赏指南》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诗歌鉴赏指南

课程类型:讲解型

授课教师:夏XX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教材材料:语文读本与历年高考题选编

授课时间06年9月——07年1月

二、课程目标

遵循课改精神与主旨,落实新课标要求,以开设本课程为途径,侧重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1.通过教学,学生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2.通过教学,学生可扩充知识,包括历史知识和语法知识。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技巧并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诗歌知识,各类诗歌的接触与学习。

(二)高考或各地模拟考试的练习题。

(三)本课程开设必备条件:多媒体,油印资料。

四、课程实施方法:

   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教学、听说结合、听写结合、小组活动、训练和考察相结合等。

 

 

 

 

 

 

 

 

 

 

 

 

 

 

 

 

 

 

 

案例八:高中数学竞赛选讲》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标题:《高中数学竞赛选讲(高一上)》  2.授课教师:李XX

3.教学材料:自编    4.课程类型:讲授课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参照《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和最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的讲解,给学生提供一个数学实验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使之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初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具有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欣赏数学的美学魅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内容的基础,以高考为蓝本,以竞赛促进高考,将讲授内容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课程内容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第2讲  集合与简单的计数   第3讲  二次函数最值

第4讲  函数的性质   第5讲  简单的函数方程   第6讲  含参不等式的求解

第7讲  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和分析法

第8讲 不等式的证明------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

第9讲 不等式的证明-------柯西不等式  第10讲 不等式的证明-------数学归纳法

第11讲  三角函数的应用(一)    第12讲  三角函数的应用(二)

第13讲  向量知识在最值中的应用  第14讲  向量知识在不等式证明的应用

第15讲  数列通项的求解          第16讲  数列求和

第17讲  数列在其它知识中的应用  第18讲  整除和同余初步知识

三、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供学生自主选择。每周1课时,以学期共20课时,考核合格可得1学分。

◆本课程开发教师要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备课上课,编写《高中数学竞赛选讲》校本课程,确保达成预期的课程目标。

◆创设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和自学中提高数学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建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提倡赏识教育,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由一定的发展,都能够感受到获得数学成功后的喜悦。

 

 

 

 

案例九:《英语新闻选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英语新闻选读》

课程类型:讲授型为主,活动型为辅

授课教师:沈XX

授课对象:高一对此内容感兴趣的学生

教学材料:选编为主兼改编

授课时间:06年9月—07月1日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新闻的写作方法、技巧及语言运用特点。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国际时事、政治的兴趣与热爱。

4.通过教学,对有志于国际政治、外交的学生打下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

三、课程内容:

(一)英语新闻概述

1.英语新闻的写作特点;

2.英语新闻的语言特点;

3.英语新闻的朗读特点;

4.学习英语新闻的益处;

5.日常英语新闻选读,包括报纸、杂志、网站选摘、录音、视频等不同形式;

6.模拟新闻报道。

(二)物质条件

1.电脑  2.录音机   3.报纸、杂志  4.多媒体

四、课程实施建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十:《小发明技法》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小发明技法 

课程类型:拓展活动课 

授课教师:肖XX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教学材料:改编的《小发明技法》

授课时间:06年9月----07年1月

二、课程目标

    根据新课程纲要,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通过平时的发明技法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平时的动手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发明的概况、基本的方法和程序。

2.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发明技法。

3.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形成创新思想。

三、课程内容

4.发明的意义;发明不在于发明改变历史的发明,而是如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5.发明史;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发明史,没有发明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6.发明的基本方法

(1)问题发明法   (2)加加法  (3)减减法 等等

四、课程实施建议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需要有动手制作发明作品的操作间和发明作品的展示间。需要有一定的制作工具和相关的书籍。本课程需要5课时的理论学习时间,10课时的实验时间。需要一间实验室,需要配备必须的金工工具和木工工具等。

 

 

 

 

 

 

 

 

 

 

 

 

 

 

 

 

 

案例十一:《高中物理竞赛辅导》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课程类型:讲解类课程

授课教师:竺XX

授课对象:高一(12)班学生,其他高一班级部分成绩优异学生

教学材料:张大同主编《物理竞赛教程》

授课时间:06年9月——07年6月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2.通过教学,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

3.通过教学,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4.通过教学,使部分优异学生为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竞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

全国中学生物竞赛的考试内容,主要以力学为主,具体内容如下: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摩擦力。弹性力。胡克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重心。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

6.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浮力。

7.振动

简揩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振动的图象。参考圆。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声波。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

四、课程实施建议

通过例题,讲授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针对训练,模拟训练,考查等。

Power by YOZOSOFT


来源:仁寿一中  编辑:晓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