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教育路——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

发表时间:2011-5-20 20:55:01 来源:仁寿一中 编辑:仁寿一中教科室

破茧成蝶教育路

                                                                  —— 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   

                                                      语文组  陈菊如

 

学校阶梯教室外那美丽的樱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我于2001年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签约到家乡一所省重点中学——仁寿第一中学,其间,学校由省重升级为国家示范高中,我见证了学校的风雨发展,也完整地送走了三届毕业生,印象最深的是04级和10级。明天又是十二月份论文截稿时间了,我终于下定决心把自己从教九年的心路历程做个全面梳理,也算是个全面总结和反思吧。

“老带新”助我成功转型

感谢师父曾迅。01年七月我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与仁寿县教育局签合同后跨进了从我读书时就无比仰慕的一中。从一名学生突然成为教师,我不禁有点胆怯:我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要是三年后学生考砸了怎么办?看看身边那么多优秀教师就更加茫然了。我的指导老师曾迅看出了我的焦急和紧张,他告诉我,以我的个人经验,靠临上课翻翻课本、浏览一下教参的急速备课法是行不通的了,因为教材容量很大,前后联系紧密,那种急速备课法只能是断章取义,忽略内容之间的联系。因此,在上每一节课前,我都要认真的备课,首先构思出本节课大体有几部分组成,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哪些内容是前面已接触过的(这就需要略讲),哪些是新知识即所谓的重点,需要用大部分时间来讲与练,看看与下节课有没有联系,然后把备课本交给老师检查修改,做到不上无准备的课,使每一节课都充满高效率,保证每一节课高质量的完成。


时常反思教学。有时觉得在这一个班上得不够理想,学生上课表现不是很积极,或者本课内容看似简单,但学生学起来却很吃力,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就会反思这一节课,从教法到学法,从自身的教到学生的学,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找到病因之后,我会改进教学方法,然后在其他班进行尝试。这样教学经验越积累越多,教学水平慢慢得到提高。

虚心好学多听课。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听课,多参加组织的教研活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除了听课之外,我还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之间不能划等号,经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只能把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才能总结出经验,它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三年了,我送走了第一届学生,也成功的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型。 

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 

山重水复疑无路。2007年,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家长的要求,在鳌峰外语实验学校招收了四个班的择校生。听到我要担任其中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时,我的心都凉了半截,听说教这样的学生无疑是同牛鬼蛇神打交道。开学第一周我见识到了这些学生的厉害:课堂上摆龙门阵,玩手机游戏,吃零食,作业一塌糊涂。我郁闷之极。

差班也要好好教。知道老师有情绪后,学校领导及时召开年级教师会,并且特别同我们这几个班的老师交流,打消我们的顾虑,鼓励我们因材施教。会后,我用一周的早自习时间同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亲切谈话,努力找出他们的优点并表扬。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们,后来的课堂变得安静多了,我能比较正常地讲完一节课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接着,我把班上那部分基础稍后点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仔细询问他们的进校感受,耐心替他们分析这三年的计划,让他们树立考大学的信心。后来的每一节课我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精选作业,更认真的批改。师生相处也很融洽,我终于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柳暗花明又一村。2010年高考结束了,我在忐忑不安中等来了好消息,我最钟爱的学生陈媛考分超重点线县几分!多么来之不易的成绩啊,班级任课教师喜极而泣,我们终于尝到了苦尽甘来的甜。我所教的班级高考折合分居全年级第一,也是全县理科应届语文第一名。喜讯传来的那一刻,所以的委屈和汗水都化作了一个字:值。原来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就看你怎么去栽培他,风雨后的彩虹更加美丽。

        艰辛与成绩都属于过去,尽管接手的高二文科班成绩并不怎么好,但我有信心,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有领导和同事的帮助,2012我同样可以微笑着收获!

 



来源:仁寿一中  编辑:仁寿一中教科室